天氣:陰 里程:92公里
話說上午起床後發現外面沒下雨,這氣象預報說今天有七成的可能會下雨,非走不可否則到不了法蘭克福,趕緊收拾早早出發。
說早早出發,還是收拾到8:22才出門。
今天是一路向西走,太陽在我的背後,理想的騎車方向。
看到這一招牌。這裡是梅因河跟多瑙河運河的起點。哇!這麼榮幸能到這地方。
今天大概都要跟著這牌子,出城的路線標識清楚,所以也沒迷路,很難得。
在Rosstadt看見這間裝飾典雅的餐廳。
老先生在採葡萄。
在Eschenbach的啤酒廠。
啤酒廠對面這建築物最值錢的大概就是頂上那裝飾吧。
梅因河對岸的拖車露營地。
不懂為什麼有的葉子還是綠的,有的就已經變黃了。
這人以前大概是老船長,擺脫不了職業病。
梅因河上的水閘,落差應該有10公尺。梅因河東高西低,所以我往西也不會有什麼坡,但這也非絕對的,碰上流入的支流時還是會碰到下坡再上坡。但總之,這種沿河的腳踏車道都是比較平的。
不是很直的梅因河,騎乘方向會改變。
在林巴赫(Limbach)看到這家死忠天主教徒,家裡的窗台上放著很多的耶穌及瑪麗亞的雕像。
載爾(Zeil)城裡有很多漂亮的半木框建築。
這是我在德國看到的第一家OBI,其他的都躲到哪裡去了,這算是德國的Home Deopt。今天騎這段一直碰到西邊來的逆風,讓我在速度上至少損失了6公里,現在天上又是烏雲密布,心裡唑哩等千萬別下雨。上午的氣溫一直在8到13度間遊走,碰上逆風吹的讓你覺得在8度以下,如果再下雨的話可能感覺是5度一下,老子就不騎了。
在哈斯福(Hassfurt)城外看到這家麥當勞,還真想念,進去買了兩個起司漢堡,2歐元,要喝什麼嗎?不用!越來越cheap。
這棟改建的6戶公寓,屋頂上將安裝太陽能,看來太陽能在德國的市場很大,很多房子都有裝。
進了Norm廉價超市買飲料,出來時看到購物車的頭上滿是垃圾,誰叫你不在停車場放個垃圾桶,大家只好往裡丟,居然還有沒吃完的麵包。
哈斯福比載爾要大,但反而缺乏特色。
1230年建的城門。城牆拆掉才能多加一個車道。
騎到這交叉口,用屁股想的話當然是往右邊鋪了柏油的路面騎啊,但我用頭腦去想,GPS上顯示的要左轉,這資料是德國旅遊局給的。
騎了一段又彎回鐵道旁,發覺剛才那條路根本就是通這裡的。看來德國旅遊局的資料也是很多年還沒更新的,人家都截彎取直了。看來有的時候要自我判斷一下,到底是用屁股還是用頭腦去想。
幾隻悠閒的天鵝。
這一段河邊有幾個露營地,但這些好像都是長期停放此處的。
看到路旁一大片野花園,但有施肥的臭味,這些是野生的嗎?還是好心人士散佈了很多的種子讓騎車的人可以賞心悅目。
秋意把這棵樹染成五顏六色。
曾經報導過這甜菜還被戴同學笑是鄉下人,誰知道甜菜下面是有這麼大的一顆球莖,我又沒種過田。
德國是比瑞士愛塗鴉。
梅因河中的運輸船,居然把小汽車也帶上去,再用吊桿把車放上岸。船上有自備吊桿,我看到了。
斯凡福(Schweinfurt)的青旅,看起來很新而且設計新潮。很想住這但時間還找不得不繼續前進。
誰知道這是誰嗎?
正在整修的老市政廳。
廣場中央Sony Ericson正在放著吵雜的音樂,但空無一人。
不久後有很多年輕人去登記拿牌子,原來是有跳舞比賽。你看這位穿藍色上衣的東方人穿的像不像武大郎。
麥當勞門口擺著一隻豬小弟,莫非我吃的漢堡都是豬肉的?
不懂這閘門怎麼運作的。另一邊的河面是比較高,跟閘面平。以前看過的閘門都是往上抬高,水從下面釋放,看來這是往下降的,不知底部是什麼樣子?
對嗎!總算看到美國的農耕機,否則你要怎麼平衡貿易啊。
一大片的葵瓜子田,全部朝東,幹嘛?東方紅啊。
冒著煙的發電廠,高度應該有20層樓以上,密布的高壓電線要怎麼節能減碳啊。
從Garstadt開始就看到很多葡萄園,我想進入了釀酒區。
這輛收甜菜的貨車擋住了單車道,想從旁邊經過但又怕會被彈落下來的甜菜打到,一個個跟我腦袋一樣大,只好乖乖的把車牽回公路上繞道而行,農民最大!
到了Wipfeld看到居然有小船載送着車輛。
這很扯的標誌,叫我往水裡騎啊。
結果真的是要我往水裡騎,付了5毛錢搭2分鐘的船過河。
Wipfeld這一帶有很多葡萄園。
路邊有教你怎麼做這種叫Nordic Walking的運動,而且有專用步道。看來這一帶的人生活很健康。
軍用品博物館,裡面還有戰車。
很漂亮的構圖。
一顆2-3元。
怎麼能種的這麼好啊。
這種叫Domino的葡萄。
這叫Kerner都沒聽過。
整片的葡萄園,而且都是在斜坡上的,才不會有太多水分。
我試了這蘋果,拿來醃製還可以,生吃的話有些硬。
這應該是個酒莊,我是不可能騎車上去的。
終於到了佛卡(Volkach)。
老市政廳,現在也是旅客服務中心。
漂亮的旅館,可惜沒房間。
真正的鐵馬。
看這老兄從蝸牛的嘴巴裡抽出打氣槍,真的是很幫騎車人設想。
賣的這薄餅還第一次看到。
佛卡有很多漂亮的房子而且遊客較多,大概因葡萄酒而富。旅客服務中心介紹了幾家旅店給我結果都沒房,跟電腦上的資料不符,最好看到這間上面寫著”Zimmer frei”表示有房但要到下午5點才有人。
Pension的規模小於Guesthouse,價格也會比較便宜。
我混到了這家餐廳打混去,門口這輛生鏽的車大概可以說只剩骨架了。
餐廳佈置的很有酒莊味。
裡面還養了兩隻羊跟一隻大兔子。
酒瓶的底部切開來(不知怎麼弄的)當蠟燭罩,旁邊的Wasabi豆快被我吃光了服務員還不來。
後來發覺外面這吸煙區好像沒人來服務,大部分的客人都在裡面,門口寫著室外玻璃屋維持23度,否則這麼冷的天誰願意做外面。
牆上的窗戶有個色老頭?
5點回到了小旅店,確定有房42元一天,這廉價團現在變成高級團了,怎麼辦呢露營太冷了。
房間內掛了一尊耶穌像,大家不會起衝突啦。
晚上就在老太太開的餐廳吃飯,這也是住Guest house的好處,不用出去找餐廳,特別是天氣不好的時候。
牛排上面鋪上了像Cream of mushroom,味道很不錯。這裡也不會問你要幾分熟,會烤到至少8分。永遠都會給你馬鈴薯,還真炸的不錯,我開始懷疑到底誰先發明炸薯條的。老太太也是廚子,廚房裡另請了兩個人幫忙,餐廳有一個常站在那裡的女侍。最努力的應該就是老太太了。
法國人炸馬鈴薯條但德國人把馬鈴薯煮過再敲打ㄉ像橡皮回力球一樣真是固執的日耳曼民族
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