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:怎麼還是那麼美的天氣 里程:0
以前聽過少女峰,但不知道是全歐最高峰而且在瑞士,老土!上午兩點多就醒,熬到五點決定起床去趕第一班火車上山(6:55),昨天老闆娘建議今天是週六人多,早點上去也好。總共車程要兩小時,所以到山頂已是9點,溫度應該會高很多。
先搭右邊這班車到克萊恩賽德(Kleine Sheldegg),再換另一車到少女峰。現在時間是6:38,照片中間那個鐘不准,對鐘錶工業發達的瑞士也是種諷刺。
車站。
火車將從最右下角的紅線往上,到圖中間那堆黑字(Kleine Scheidegg)換車,往左是往下到另一山谷裡的大城市叫格蘭德福德(Glendelwald),往上就是去少女峰,虛線的部分就是花了12年挖出來的山洞。
車廂內景,前面聽到三個人講的熟悉的家鄉口音-台語。這裡亞洲遊客以韓國人最多,再來是中國的,很少看到台客。
克萊恩賽德。Jung應該是青年,frau是女,Joch應該是峰吧。
少女峰。
僧侶峰。
艾格峰。現在看到的北面是攀登好手挑戰的名山。
山洞裡的車站,可以下來看看艾格峰的北面山壁。他們真的就叫North Face(北面),中國人都叫它北臉。不知台灣把Facebook,翻譯成什麼?面書還是跟中國的叫法-臉書。
1938的夏天第一次攀登成功,冬天是在1961才登頂的。
幾乎垂直的北臉。
可以看到火車是斜的。
到終點前的另一站,停下來應該是給屎尿多的人上廁所吧,是的,這裡有廁所。
工程是浩大,但都是岩石應該比雪山隧道好挖吧。
這種大坡度的鐵路還是要有多放一根凸出的齒狀軌道在中間。
可以看得到中間的齒輪了。單靠鐵軌的摩擦力是不夠的。
挖山洞的規劃者,才活了60歲。
到了山頂車站,車站也是在山洞內。
冰河還是冰原?
美麗的少女峰。
這個觀測台是3571公尺,他們稱作歐洲之頂。
到此一遊。
有人在攻頂。
這牌子上面寫著,2004年9月6日中國人第一次登頂,但不懂下面掛著這些瓶瓶罐罐是什麼意思。
日本人很喜歡寫詞。
我想是艾格峰。
目前溫度是零下3.5度,風速9公里,最大可以到54公里,但9公里的風速配上零下3.5度的氣溫就會讓你刺骨,主要是我騎車沒有帶適當的衣服。
觀測台的電梯,每秒6.3公尺,上海金茂的也只有4米。1600公斤21個人,在美國是不行的,我們比較肥啦。
從這裡可以走過冰原(冰河會移動是不能亂走的),可以到一個山屋,裡面可以吃飯睡覺。我衣服不夠只能放棄。
這裡也可以玩雪的。
搞笑的乳牛。
隧道裡錯中複雜,但標識清楚。
哇,中國銀聯的廣告做到這裡。
冰宮?
冰上長出了雪花。
環繞在冰的隧道裡,但地面做過某種處理,走起來不太滑。
這是山頂的結構。做高那個觀測台叫歐洲之頂要做電梯上去的,左邊下面的結構就包括車站。
我決定坐車下到克萊恩賽德再走下山,趁著今天天氣很好,從遠處看山峰會更美。也是很乾淨的車廂,這老兄滿身酒味大概受不了3500公尺的高空下山去。花錢來喝酒的啊!我這樣的來回票要130元。但沒有其他的門票費用了。
這家餐廳很國際,寫下了各種語言的開門(除了中文及韓文),從德文,英文,法文到意大利文吧。
這條鐵路已經經營了98年了。阿里山呀,你什麼時候還能再開。
蓄水池。
快11點到達克萊恩賽德,真的週末又好天氣人真多。
爬山需要體力,看到賣德國香腸的攤子,一根香腸要7.5元,問我要不要加馬鈴薯,當然好啦,結果變15元,是很貴。
真的有人騎登山車上來,超勇的。
“北臉”
紅色的火車配上藍天,真的很美。
僧侶峰吧。
少女峰。
另一個角度。
中間山臍有個小凸出物就是歐洲之頂。
放大看。待續!以下未完成的部分下回更新!!!!!!!!!!!!!!!
全世界出名的Lauberhorn下坡滑雪道就在這裡,聽說到現在還是全世界難度最高的。2011年1月14日將在此舉新世界杯滑雪賽,我將順著這條坡道走下山。
起點處有家小餐廳,花了5元買杯熱巧克力增加糖分並請老闆幫我跟少女合照。
他這裡冬天時一定忙死。
一開始就是有很高落差的跳落。
滑雪道是經過山屋的左側。參賽者如果喜歡看風景的話就慘了,冬天的少女峰應該更白。
這老外在幻想中。
下坡道就是圖中白色的線條。
沿途有放這種以前叫西洋鏡的東西顯示滑雪道,坡度真的很大。
最可怕的應該是這個,比賽者會以80公里的速度經過這個9公尺寬的橋墩。
要瞄的很準,否則不是粉身就碎骨。
在Wengen車站附近看到兩位勇士挑戰上山應該是去克萊恩賽德,後來發現他們如果是從山谷裡騎上來的前面那一段是最難的,路面沒鋪柏油而且還有小碎石,接地力將大受影響。
是一組很上了年紀的隊伍,不會是也想走上山吧。
他家外觀整理的很好,因為他是個木匠。
Wengen有車站,冬季是滑雪基地。
很像日本的街道,很窄也很乾淨。
這麼斜的坡冬天結冰怎麼辦呢?
這位農婦在斜坡上堆積牧草,這些小農民的生計也很艱苦,要很努力的自己做才行。瑞士政府也在想辦法幫助他們,但平地太少農地也小,很難有效率的經營。這種情況下的生意大都是用比較長的工作時間,節省外勞力的開支,比較辛苦的過。
她家的牧場幾乎是45度的斜坡,在瑞士也很普遍的,但我不懂的是為什麼永遠是男的在開耕耘機?我走的這一段下坡山路也是不輕鬆,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,騎車旅行也沒法帶正規的半高筒登山鞋,那樣腳就不怕被磨了。
他們家的菜圃種了很多的東西,應該不需要再出去買了。
大概是韓國人開的山間小屋。
今天是週六,昨晚住的青年旅館客滿,我只好去露營地尋找窩,這個在瀑布下的營地有不帶衛浴的小木屋可借,一間30元,這跟昨天一床28元比起來要豪華多了,當下敲定。
裡面其實可以睡一家人,只要30元便宜喲!還有足夠的空間放兩部腳踏車。
就在瀑布下,叫Camping Jungfrau(少女露營),但不是只有少女才能來住,我這老頭子也OK啦!
營地入口。
小木屋前的空地,規劃為露營車的營地。早上的溫度約5度,能以合理的價格住室內是上選。騎車旅行會讓我們降低對其他事物的要求,比如說食物的好吃與否?住的豪華與否?只要能找到個乾淨的窩,有足夠熱量的食物就很滿足了。但今天晚上我還是在營地的餐廳花了20元吃了一頓德國炸豬排,味道很不錯,補足能量準備明天爬對面的山,就是那個瀑布頂上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