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行程中約有5天在雨中騎車,所以有85%是好天氣,而且不下雨時幾乎是藍天,沒有一點污染,偷笑了。帶好雨具的話其實雨中騎車也還能忍受,此行發覺防雨鞋套必須更換,花了50元買了日本Sugoi做的雨鞋套也是沒用。來歐洲騎車最好還是把擋泥板帶來,免得整台車噴的都是泥土,以後出行不能再偷懶了。
車道部分:還是瑞士做的比德國好,你也別誤會了,德國還是比其他國家好太多了,至少梅因河車道的規劃都會把你帶離繁忙的公路,轉進專用車道或鄉間小路。但瑞士的車道鋪設的柏油要平滑多了,而且其標識之清楚我不認為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跟他比的,全程快500公里的9號國道居然沒有一個路口的標識是錯的。
車的部分:腳踏車來說不需要用有避震器的,會有95%以上的道路是柏油路面,但輪胎還是不能用太平的,否則碎石路面會太滑。
住的部分:因為9月份的氣溫已經如秋,上午出發時溫度都只有8度,凌晨兩點的溫度可能只有5度以下,露營比較辛苦。今年的7月份,歐洲很熱,8月份又很濕,我覺得9月份是最好的騎車氣候。此行最高的太陽直射溫度也只有26度,幸福吧!真的想節省錢用露營玩歐洲的不建議9月來。德國的青旅價格從21到35歐元不等,找個郊外的小旅店,如果是一個人的話約32元,兩人的話在50應可以打發,所以如果兩人騎車的,住小旅店跟青旅的價格差不多。瑞士的背包客棧價格比德國要便宜,不懂為什麼,而且有廚房,可以自己做晚飯,會省掉不少錢,低預算的旅遊可以考慮。有些背包客棧可能會有兩人房,上網找Swiss Backpacker會看到網址。此行碰到的每間大小旅店,衛生環境都很好,不會因為小而馬虎,也沒碰到有異味的旅店,其他國家就不一樣了,我記得在法國就會有不行的,意大利也是。瑞士及德國都比較乾燥,我想也因此而不會碰到有味道的旅店。
風景部分:瑞士有美麗的山及農莊,家家戶戶也將房子點綴的很漂亮,道路的整潔更是不用說,也很難看到塗鴉的。德國有很多古堡,建築物比較雄偉,感覺歷史比較豐富。各有特別,就看你喜歡怎樣的旅遊。我喜歡爬山,所以瑞士是我的最愛。同時瑞士的山坡比較有起伏,每天都會碰到比較痛苦的路段,也是騎車人追求的。
吃的部分:我想會有很多人不習慣這邊的食物,比較千篇一律,特別是早餐。除了咖啡及茶以外,其他會都是冷的,有些地方會提供煮蛋。德國吃的油炸品很多,要不就是香腸,對運動量小的人可能很難消化這些熱量,但人家炸的排骨確實不錯。但我覺得這兩個國家的麵包都不錯,特別是瑞士,雖然沒有亞洲糕餅店的花俏,但你以為亞洲做的那些糕餅會比油炸的東西健康嗎?你還是可以自己做東西吃的,但要住背包客棧,超市也可以買到一些材料,各憑本事吧。我是懶得自己做飯,所以外食不會讓我膩的,每天花很大的體力騎到終點,確實沒那心情還要去想今晚要做什麼吃的。
來玩的時間:我認為9月份避開歐洲旅遊旺季是最好的,但不盡然,在紐倫堡及邦博就碰上很多遊客,旅客服務中心的人說九月到十月中是德國沒有小孩的人出來旅遊。法蘭克福旅館經理說七八月最好,歐洲人夏天都去海邊旅遊,城市裡沒人。我想這要看你怎麼規劃行程,有名的景點如紐倫堡及羅騰堡等還是會很擁擠,你會碰上亞洲來的遊客,如果你選擇露營的話則必須在六七八月來。
GPS:我這次先把路徑檔案上載到Garmin Edge 705上,一次充電可以用16小時(他們號稱的),我覺得至少也有12小時。705有找路的功能,就是像汽車的GPS一樣,輸入終點,它會指引一條路。很多手持GPS沒這功能,當然如果你只需要顯示預存的路徑檔的話倒不需要此功能,但有時候你想去旅客服務中心給你的旅館時,輸入地址讓GPS帶路倒是很方便,此時你就需要自動找路的功能了。勸你把路徑都輸入進去,拿著GPS就不會迷路。鐵齒的人會說我到時候再問就好了,可是你也為大家都會說英文啊。當然你拿地圖給他們看,或寫下地名,他們了解你要問什麼,問題是我們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。你以為你聽的懂手語,左拐右拐的就會到喲!你如果想買詳細地圖的話那就要找解析度夠的,就是大約1:25000的,你可知道那本地圖會有多厚嗎?而且要多少錢?先在家做點功課,把大概的路徑找出來或自己畫出來。德國旅遊局有全套的GPS路徑資料,而且很精準,你不需要自己製作。但瑞士的就是自己畫的,他們只有給詳細地圖,我用了一個叫mapmyride.com的網站慢慢畫出來的,他們是用Google的地圖資料,而且會顯示海拔高度,你可以先預知哪天是苦日子,或是就安排坐火車吧。
寫得好詳細!讚喔!
ReplyDeleteGood summary, very usaful for our future trip planning:)
ReplyDelete